越来越多元的北影节场刊
一到了电影节,各家媒体在报道影片现场反响的时候,都会提到一种颇有谈资的东西——“场刊”。
纵观世界各大知名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的场刊评审都是最受观众和业界关注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成为了评价电影质量和奖项走势的“方向舵”,也是衡量该电影节艺术性与商业性水平的“晴雨表”。
202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首次引入入围影片媒体场刊环节,经过两年的培育和发展,它不仅深度加持了北影节的专业性,也同时成为了主竞赛单元奖项预测、群众观影导向的新锐“风向标”。
本届北影节场刊媒体、影评人
为进一步提升北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传播力,让更多全球优质电影获得市场认可、受到观众喜爱,今年北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的场刊部分继续发力。
组委会不仅在节展举办期间集齐了10家媒体人、影评人对“天坛奖”入围影片进行观影、打分、解读、发表影评,同时还邀请了编剧束焕、演员王传君、演员倪虹洁共同作为第十三届北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场刊推介人。
在本届北影节场刊评审环节中,10家媒体人和3位场刊推介人携手共进,以更专业的态度、更包容的心态、更严格的标准注入对影片的独到见解,为影片的专业性加持,将电影与观众紧密勾连,助推更多国内外优秀影片的挖掘与传播。
相信对于影迷来说,很多人也想了解电影节场刊的来历、特点,以及关于北影节场刊的运作方式和多元评价维度,而作为关注北影节发展动向且亲身参与北影节场刊的媒体之一,本期导演帮(daoyanbangwx)推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以上内容。
什么是电影节场刊?
虽然很多影迷和电影从业者在电影节举办期间,都可能会关注电影节场刊的评分表和口碑榜单,但场刊究竟是什么,以及它的来历和作用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实际上,场刊的性质就是“每天出现在现场的刊物”,大家在电影节特别是欧洲几个主流电影节上提到的场刊,其实基本上都是特指一本名叫《每日银幕》(Screen Daily)的刊物,它是英国的一家网络电影杂志,每到戛纳、柏林电影节期间他们就推出特别报道,打印成书,在电影宫里免费赠送,并在官网上提供免费阅读。
《分手的决心》曾登上《每日银幕》(Screen Daily)封面
除了《每日银幕》(Screen Daily)之外,《好莱坞报道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等刊物也在各大电影节都有自己的场刊,但因为这些刊物没有评分,所以大多数时候媒体和影评人们尤其是中国的影迷们所指的场刊都是指《每日银幕》(Screen Daily)。
不过,尽管《每日银幕》(Screen Daily)在各大电影节中起着引领口碑和评分排名的作用,但为了保证它的权威性和稀缺性,这份网刊也只在全球的5个电影节做纸质刊物: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和香港电影节。
《每日银幕》(Screen Daily)之所以没有在号称欧洲三大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设点,是因为在威尼斯电影节现场免费发送的一直是另一家意大利本土电影杂志《Ciak》做的场刊。由于这是一本纯意大利语杂志,外国记者和观众基本上看不懂,所以它的影响力远不及戛纳和柏林的场刊,所以也就没什么人报道它。
因为在电影节举办期间,场刊每一天都要出版一期,所以内容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有电影节流程、展映影片的相关消息,各种影展活动的宣传广告和推广文章,场刊最核心和最为人关注的就是对前一天放映的所有参赛影片的评分。
简洁、高效的评分不仅可以让外界最快速地了解到当前参赛影片的口碑,而且也能成为电影节报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或谈资,所以场刊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
又因为场刊的评审团是来自于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娱乐媒体记者和权威影评人,也因此场刊评分更代表了一股与电影节官方评审团对立力量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仅平衡着电影节的舆论和口碑,也平衡着那些电影人与影评人、媒体之间微妙的关系。因此场刊虽不能成为预测电影节评奖趋势的参考标准,但却在数十年来,成为不可或缺的电影节标志之一。
北影节场刊表现如何?
众所周知,北影节一直是作为B类电影节在运作的,和欧洲的A级竞赛类电影节相比,它在影节的定位上也是更偏向于服务公众,所以每年的北影节才会有那么多的大师之作和经典电影参与展映。
不过,虽然北影节属于影迷的盛会,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北影节也在强化主竞赛单元的选片质量以及影片的类型题材的多样性乃至国际首映率,例如在今年的15部入围影片中,超过60%的外片就为亚洲或国际首映,同时进入主竞赛单元的女性导演作品也首次达到五部之多。
强化主竞赛的目的就是在兼顾影迷口味的同时,更能勾连起电影市场和电影竞赛这两者的关系,以此让更多的国内外优秀新片达成版权交易、走向大众。而为了配合对主竞赛的宣传推广,以及从商业、口碑等其他角度对官方评委会的评审意见构成补充,北影节场刊也就应运而生。
因此,到了2021年,本着“天坛奖”荟萃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的宗旨,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了“天坛奖”入围影片媒体场刊,组委会表态要用更专业、更标准、更开放的态度,为影人、影迷、媒体提供更多样的发声渠道,进一步体现“天坛奖”和电影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2021年,北影节首度创立场刊,当时就邀请了13家媒体的专业媒体人、影评人参与观影和打分,2022年,北影节场刊又进行了第二次升级,在媒体和影评人之外同时邀请到两位电影人担任场刊推介人,为场刊评分增加了全新视角。2023年,北影节场刊基本上沿用了去年的设置,但因为没有了疫情的限制,媒体和影评人以及推介人的现场参与感也在迅速回归。
正如今年场刊推介人、著名编剧束焕老师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所说,北影节主竞赛单元给一些业内人士和资深影迷观众提供了最前沿的观影内容,而且是完全不同于商业院线的题材和类型,而场刊的存在则可以将这些影片的价值传播得更为立体全面,有利于新片的引进和买卖。
和欧洲主流电影节的场刊类似,北影节场刊也在今年两次公布评分表后引发网友和影迷们的热议,例如在27日的场刊中,电影《消失的她》就获得了本场4分的最高评价,在28日的场刊中,电影《再会!布宜诺斯艾利斯》则获得了3.7分的最高评价,两部影片的口碑发酵和得奖运势也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影迷强烈关注。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种主观而多样的艺术,不同的人对于电影的欣赏角度、类别偏好各有不同,当“天坛奖”结果揭晓,可能与媒体场刊如出一辙,也可能略有差异,这不禁让广大影迷更加期待“天坛奖”最终的奖项归属。
但我们始终相信,专业的观点、精湛的文字、真诚的表达将生动诠释“光影共享,文明互鉴”的主题,也必将助力北影节在国际性、权威性与群众性上全面走向纵深,同时推动以优秀影片布局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END-
作者:建涛
编辑:何同学
责任编辑:孟浪
转载 | 入群 | 合作 | daoyanbang-xzs(微信)
将导演帮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更新
往 期 推 荐
专访《夜幕将至》导演菅浩栋丨故乡很远,但电影很近
《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剧组毁灭全人类
这个伊朗导演怎么拍厌女